头晕怎幺办?当心慢性病引起的头晕!
头晕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而不管是头昏、头重脚轻还是天旋地转的眩晕,到了诊间都剩下一句「医师,我头晕!」,这往往让医师比我们头更晕,不知从何帮起。其实头晕的原因非常多,除了常见的感冒头晕,有许多疾病也可能让我们头晕晕。本文列出头晕的各种可能疾病、症状、特徵,帮助我们更具体地向医师说明症状。 症状 可能疾病 头晕类型、特徵 单纯头晕 或者头晕伴随噁心 良性阵发性眩晕 头晕伴随强烈噁心感 前庭神经炎 头晕伴随耳朵塞住的感觉、 耳鸣、听力降低、 颜面神经麻痺 梅尼尔氏症 突发性耳聋 内耳炎 听神经瘤 头晕伴随手部麻痺 颈性眩晕 头晕伴随头痛、倦怠、 肩膀僵硬等症状 姿态性低血压 自律神经失调 只有头晕 或者头晕伴随手脚麻痺、 言语、视力障碍、 强烈头痛、噁心 椎基底动脉循环不全 暂时性脑缺血发作 中风 头晕伴随心悸、呼吸急促 贫血 疾病 看诊科别 良性阵发性眩晕、前庭神经炎、梅尼尔氏症、突发性耳聋、内耳炎 耳鼻喉科 听神经瘤 耳鼻喉科、脑神经外科 颈性眩晕 整形外科 姿态性低血压、自律神经失调 内科、精神科 椎基底动脉循环不全、暂时性脑缺血、脑中风 神经内科、脑神经外科 贫血 内科
本文重点:
头晕原因为何?
头晕症状有哪些?如头晕天旋地转、一直头晕等
头晕看哪科?
造成头晕疾病的简介
姿态性低血压导致头晕的解决方法
台北荣总耳科萧安穗医师曾在文章中指出,头晕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多数头晕都和疾病有关。而头晕除了一般的头晕、头沉沉的头昏,还有一种晕起来会天旋地转的「眩晕」。
头晕原因
日本顺天堂大学医院综合诊疗科小林晓子医师根据看诊经验,整理了头晕的症状、特徵,希望能帮助患者更加容易向医师说明症状,也让医师更容易根据患者的症状分辨病因:
头晕看哪科?
头晕可能的疾病
本文也针对这些疾病做简单的介绍,帮助您进一步确认:
良性阵发性眩晕又称为耳石症,是最常见的头晕原因。
高医大耳鼻喉科主治医师简祯佑曾在文章中指出,良性阵发性眩晕,是内耳中负责协助人体平衡的碳酸钙结晶「耳石」,因为外伤、发炎等原因脱落。而若是我们移动头部,就会让脱落的耳石在半规管管腔内移动,使内耳神经电位因而变化,引发眩晕。
原因:退化、外伤、发炎或其他不明原因。
症状:单纯头晕,或者头晕伴随呕吐。
内耳的前庭系统,掌管了人体的平衡,前庭神经如果被病毒感染而发炎,就会引起剧烈的晕眩、呕吐等症状,患者会感到天旋地转,成大医院耳鼻喉科黄启原医师甚至将之形容为「置身大地震」。
原因:前庭神经受病菌感染。
症状:噁心、呕吐、走路不稳、剧烈晕眩等。
梅尼尔氏症又称内淋巴水肿,为内耳中形成了淋巴水肿所导致,常发生于30~50岁族群,典型症状为耳鸣、眩晕,以及阵发的听力丧失。
原因:精神压力、作息不正常、情绪、咖啡因、红酒、乳酪等因素引发。
症状:头晕、噁心、呕吐、心悸、冷汗、脚步不稳等。
突发性耳聋俗称耳中风,好发于40~60岁族群,发生原因不明,症状以「突然听不到」为主,并且多发生在单边耳朵,很少双耳同时。高医耳鼻喉科主治医师简祯佑认为,突发性耳聋的治疗黄金期为1周内,越快就医治疗效果越好。
原因:原因不明,一般认为和病毒感染、血管因子、气候、精神压力、噪音、药物等因素有关,也有约1%机率是肿瘤造成的。
症状:耳鸣、晕眩、听力降低等。
中耳炎症状加剧会使内耳也发炎,若不及早治疗,可能永久伤及听力,应迅速就医治疗。
原因: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等。
症状:重听、头晕、噁心、呕吐、发烧、失去平衡等。
依据中国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习园地资讯,听神经瘤是由一种许旺氏细胞瘤沿着第8对脑神经生长造成的,约佔颅内肿瘤8%,常见于50岁以上族群。可能会因为肿瘤压迫到脑神经而产生晕眩、耳鸣等症状。
原因:暴露在放射线环境、副甲状腺瘤、长期处在吵杂环境等。
症状:无症状或耳鸣、晕眩、走路不稳、听力减低、口眼歪斜等。
颈性眩晕常见于年长者,是由于颈椎动脉受到压迫、刺激,导致供血不足,造成噁心、呕吐、头晕等症状。
原因:颈椎错位、骨刺压迫、血管病变等因素使椎动脉供血量不足。
症状:噁心、呕吐、耳鸣、耳聋、头晕、头痛、跌倒等。
姿态性低血压是指我们从平躺姿势变成直立的时候,会造成血压明显下降,产生头晕、头痛、视线模糊、虚弱等症状。除了原发性姿势性低血压以外,还有许多原因都可能造成姿态性低血压,如药物副作用、心脏疾病、血液输出量不足等。
原因:原发性,或药物副作用、心脏疾病、血液输出量不足、病毒感染、自主神经系统问题等。
症状:头晕、头痛、视线模糊、虚弱、嗜睡、视觉暂时消失等。
椎基底动脉负责供应血液给小脑、脑干、脑丘、枕叶等部位。若是供血不足,就会造成头晕、失去平衡、脸部或手脚麻木等症状,是人体年长者常见的眩晕原因。
原因:抽菸、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年纪增长、遗传、椎基底动脉狭窄、脑中风、冠心病等。
症状:头晕、头痛、耳鸣、噁心、呕吐、四肢无力、吞嚥困难、失去平衡、脸部或手脚麻木等。
台中荣总脑中风中心资讯指出,供应脑部血流的血管暂时阻塞,导致脑部缺血,就称作暂时性脑缺血。暂时性脑缺血又称小中风,血管堵塞会造成头晕、单眼失明、偏瘫、走路不稳等症状,一般在2~15分钟内就会恢复,不会造成脑部永久性伤害。但暂时性脑缺血被视为中风前兆,约3成病患会真的中风。
原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吸菸、高血脂等。
症状:头晕、单眼失明、偏瘫、走路不稳、吞嚥困难、複视、语言障碍、手脚麻木、虚弱等。
中风指脑部因为脑梗塞或脑出血而缺血,使脑细胞死亡,导致肢体麻木、丧失行动能力等。
原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管炎、败血症、血癌、红斑性狼疮等。
症状:头晕、半边身体麻痺、半侧偏盲、语言障碍、眼球偏移、癫痫等。
提醒您,这些疾病造成的头晕,都必须请医师针对病症治疗,才能改善。如有类似症状,务必于第一时间就医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头晕的解决方法
而如果可以确认是姿态性低血压造成的头晕,可以透过生活习惯的改变来预防。日本国立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名誉会长北村惣一郎,针对其中的「姿态性低血压」,提出了8个预防方法:
多垫一个枕头或是垫子,让上半身更高,缓解睡醒时的脑部低血压。
弹性气垫能帮助脚底血液回流,不囤积在下半身。
固定时间的睡眠和进食,能使自律神经保持稳定。
盐比一日应摄取的建议量6g多一些,每日8~10g。
多摄取血液组成的主要来源,从根本开始补血。
适量的食用红酒、起司、咖啡等等,尤其咖啡因能让饭后的血压不那幺低。
运动活化全身的血液,也能防止姿态性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