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假期】入住巴黎香格里拉听罗兰王子的豪宅说故事
好不容易能在巴黎待一个週末,我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很实际,住进看得见艾菲尔铁塔的酒店,吃几颗米其林星星。于是从戴高乐机场出来,拉着行李便直奔十六区的「巴黎香格里拉大酒店」。 香格里拉是由大马糖王郭鹤年打造的酒店品牌,2010年12月正式进驻巴黎,落脚于1896年完工的路易十四时期风格老屋里,之前住在这里的主人是Prince Roland Bonaparte,王子头衔来自于他的叔祖父,建立波拿巴王朝、挥军横扫欧洲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 研究一下波拿巴家族史,就知道此地曾是拿破仑姪孙Prince Roland的私人住宅,他与他的母亲和嫁给希腊王子的女儿Marie曾在这里居住多年,后来才转卖出去。虽然并非名正言顺的宫殿,但王子的私人屋邸还是比一般豪宅气派多了。 巴黎香格里拉美丽的传讯经理Héléne告诉我,生于1858年的Prince Roland Bonaparte是拿破仑一世弟弟Prince Pierre Bonaparte的独生子,同时也是一位探险家、地理学家与生物学家。1880年,这位罗兰王子迎娶了富有的女继承人Marie-Félix Blanc,他的岳父在蒙地卡罗拥有许多赌场与度假饭店,这位岳父到底多富有呢?据说巴黎歌剧院(The Garnier Opera)就是由他慷慨捐赠。 1882年,罗兰王子的女儿Princess Marie Bonaparte诞生,可惜他的妻子在生产后几个月,就因为栓塞而过世。这位玛丽公主7岁的时候,建筑师Gustave Eiffel正在为了199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建造以他自己为名的铁塔。罗兰王子则在1891年择定了10 avenue d’Iéna这块地,隔年请来建筑师Ernest Janty开始建造他的私人宅邸。4年后,这栋豪宅落成,罗兰王子带着母亲、女儿和一群僕役,浩浩蕩蕩地搬进了豪宅。 此后,这栋豪宅里的the Salle á Manger, the Grand Salon与Salon de Famille成了巴黎社交圈的一景,罗兰王子父女的私人空间主要在2楼,罗兰王子选的卧房,窗户面对临街的一面,女儿Marie的房间则对着塞纳河,刚好可欣赏当时堪称十分前卫的艾菲尔铁塔。 时光倏忽而过,女儿Marie长大了,继承了外公一半遗产的她,是位富有的女继承人,1907年被许给希腊与丹麦王子乔治,小俩口的订婚仪式也是在这栋宅邸的Salon de Famille里举行,还留下了历史照片。女儿出嫁后,罗兰王子独自住在这里,直到1924年离开人世。 隔年,Marie将这栋宅邸卖给苏伊士运河银行公司,在1926到1929年期间,这栋建筑在建筑师艾菲尔的监督下,增建了两层楼与一个穹顶之后,被改成豪华公寓,罗兰王子身为学者累积的庞大收藏则转移到Malmaison城堡重新安置,这里曾属于拿破仑宠妃Josephine,后来成为拿破仑家族藏品的集中地。 在世界情势风雨飘摇的1920到30年代,这里曾经住过许多名人,例如Elsie de Wolfe,她是知名的美国女演员、作家、室内设计师,客户包括英国的温莎功爵与夫人,以及毕业自法国美术学院的知名画家、策展人Jean-Gabriel Domergue等名人。 到了1944年,房子再度转手给法国外贸中心,1966年再度增建一层楼,为了推广国际贸易,这栋豪宅迎来许多来自世界各国的达官显要,并见证许多重要合约的达成,直到2006年,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买下了这栋古老豪宅,作为集团进军欧洲的第一个据点,并花了足足5年的时间,进行修复与改造。 香格里拉在修复时请来古蹟保存专家,不惜血本地复原许多细节,例如铺天盖地的镀金装饰,云石柱头也重新镀上金箔、又用马赛克拼花与大理石重新镶嵌出构图複杂的地板,保留波拿巴家族的蜜蜂家徽。改建后的101间客房,有4成都能看到近在咫尺的艾菲尔铁塔,塞纳河就在步行10分钟的距离内。 这天我抵达酒店时,时间尚早,柜台女孩给了「房间尚未準备好」的答案,并极力建议我到大厅旁的迎宾廊坐坐,在带点亚洲风的舒适沙发上享用过茶点,我忍不住起身穿过金色门厅走上迴廊。 此时四下无人,迴旋梯连接的空间,彷彿一道时空任意门,瞬间将我传送到19世纪初的贵族宴会,被水晶吊灯与白底镶金的纹饰闪得目眩神迷。定下神来回到现实世界,终于听到可以进房的消息。 进了房也没失望,房间里没有太多金碧辉煌的装饰,处处洋溢的是温馨舒适的生活氛围,最重要的是,打开白色白叶窗,艾菲尔铁塔就近在眼前。等到天黑,有专人来开床,送上一盘缀上蜂巢装饰的马卡龙当睡前甜点,我再度走到窗前,艾菲尔铁塔正在上演夜间灯光秀,塞纳河游船的气笛声传来,生活在20世纪初的少女玛丽,大概也就是这样遥望着刚建成不久的艾菲尔铁塔,喝着热茶,度过无忧无虑的巴黎週末吧。